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閱讀筆記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人生總有困難與挑戰,該如何突破?這本書所提出的七個習慣-主動積極以始為終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就算時代變遷甚大、挑戰更加困難,都依然適用-因為這是生而為人的根本,而任何繁榮悠久的文明皆依賴這些原則-認清這些原則、加以應用,就能獲得最大的成功。

本文目錄如下


重新探索自我

第一篇:重新探索自我-主要是要告訴讀者,想要有更好的生活,就必須要能跳脫現有思維與框架,重新審視內心那些不正的念頭、改正錯誤的習慣,而能端正品格、做好正確的事。


第一章:由內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內心深處的思維方式影響我們向外看待世界的方式、怎麼詮釋這世界,進而影響自身的行為。因此,想要改變自己,要從內心開始著手。只有由內而外的提升自我,因品德所造就的成功,才是真正「全面」的成功,不偏廢任何一方面的成功。

但這世界有太多教導「如何成功」的課程,而內容不外乎都是「捷徑」-獲得成功要靠個人魅力、個性、社會形象、維持人際關係的技巧等-這些「捷徑」是阿斯匹靈,只能暫時忘卻痛苦,不能根本解決問題;「捷徑」就像個面具,可以經由學習、偽裝而來,但卻經不起考驗。

「思維」是指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是我們的思想與行為的根本,而思維決定了思想與行為,進而決定做什麼、為什麼要做、怎麼做、做了會不會成功;「思維」可以想成是一片濾鏡,在濾鏡背後的我們很可能不知道濾鏡的存在、這片濾鏡轉變了什麼,所以首先要做的是校正我們的濾鏡,也就是「思維轉換」,改變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建立新的思維。

而思維與品德息息相關,品德即是一個人的本性;因此,想要有好的品德,就先從改變自己開始-認識新的原則、養成習慣、實踐在中活中…人改變了,思維就會改變。

另外,實踐這些新原則需要勇氣,仔細思考世俗的價值觀與這些原則的衝突,當然可以選擇世俗價值觀,但就會繼續停在原本的生活狀態裡;或選擇這些原則,不斷讓自己前進。


在閱讀本書時,記得常常想起…

敞開心門、擁抱這本書要介紹的七個習慣吧。

第二章:為圓滿人生做準備

把良好的原則化為習慣

敞開心門,拋棄舊有思維,將良好的原則化為習慣,自然就會成功。

「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習慣是「知識」、「技巧」和「意願」的綜合體-「知識」告訴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做什麼」,「技巧」告訴我們該「怎麼做」,而「意願」讓我們「想做」;而人的品德是習慣組成的。改變習慣就要從這三方面著手,知道做什麼、著手去做、做久習慣了便成品德。

產出與產能必須平衡

同時重視產出(回報)與產能(資產),才能達到最高的效能。

產能 vs 產出的例子,像是:工作的技能 vs 薪資;教養與溝通 vs 良好的親子關係;顧客的信任 vs 商業營收 。


自身案例分享-切勿過度消耗自己

前幾天在滑 FB 時看到理科太太的影片「【#理民 QA 時間】我怎麼治好我的自律神經失調」…心有戚戚焉…由於我是個追求完美、不放過任何小細節又容易想東想西的人…這樣性格真的很容易造成各種後遺症…深知自己有這個問題,因此我都會靠著規律運動、中藥調理、要求自己定期放假等方式來調適。

畢竟,我把自己的身心狀況顧好,才能有更好的表現 (๑•̀ㅂ•́)و✧


依賴、獨立、互賴

自我提升的同時,宇宙萬物是唇齒相依的,因此必須要能與群眾一同成長,也就是成長的三個階段「依賴、獨立、互賴」。舉例來說:任何一個單打獨鬥的員工的績效,都不如整間公司的員工齊心合作來得好;情感依賴的人,易於討好別人,一旦無法取悅他人便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一個互賴的人,能與人分享真正的自己的想法,做有意義的交流,並共享別人的心得。


個人的成功-從依賴到獨立

第二篇:個人的成功-從依賴到獨立-人是有「覺知」能力的,能覺察思維是來自自己的內心,還是來自於環境的制約或影響。因此,人類並不像動物,只聽令與本能或後天訓練的影響,而能永無止境的發展。這樣追求更圓滿人生的根源,來自於本身「主動積極」的態度。


第三章:掌握「選擇的自由」-主動積極的力量

人性的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既可消極的選擇反應,也能承認現實狀況、積極的創造有利的環境,否則自由意志便是空談。

關切範圍 vs 影響範圍

從一個人的「關切範圍」與「影響範圍」的大小,可得知這人的態度是否積極。

若一個人的…

主動積極的人會讓自己的影響範圍接近關切範圍,例如:從自己做起慢慢影響他人,勇於嘗試並承擔錯誤、調整、信守承諾、身體力行。

這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有什麼關係呢?問題大致上可分為三種類型…

而對於選擇與行動的後果,積極的反應是「承擔」,就算是失敗,也能從中學到教訓並持續努力。

信守諾言、身體力行

嘗試 30 天身體力行主動積極,全力專注在影響範圍上,許下承諾並努力兌現。


自身案例分享-覺知與實踐

我在閱讀這章時開始記錄接下來的三十天所做的主要工作,並在每日睡前檢視這些工作是否符合人生使命宣言和可以怎麼做得更好、未來要做哪些改善,這樣的叮嚀與檢視讓我更積極得想要做更多更好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事情,很多原本想偷懶不想面對的事情都因這股主動積極的力量而默默完成了,真的很感動。


自身案例分享-掌握自己的選擇權

在職場上,在面對工作的分配時,大概會有幾種情況…

我比較傾向是我喜歡跟主管提案自己想做什麼,但主管若有其他更高大上的考量要我做其他的也是沒意見的那種…近期剛好有個機會能跟主管提案自己想做的東西,於是我就認真做了研究來跟主管分享,主管只知道做這件事情不錯,卻不太懂它的價值,因而對成效有所懷疑而猶豫是否要動工…於是我又花了更多上班與下班的時間做更多更完整的研究和規劃後續完整的計畫,並找機會跟主管分享其細節,而成功獲得主管同意進行這個計畫,並與團隊一同努力完成。

這當中我曾經懷疑自己是不是管太多(關切範圍 > 影響範圍?)因此我就努力把自己可以做的準備好,試圖再與主管和同事做更多的溝通(發揮影響力)…而讓我能像剝洋蔥般的一次一次更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前進,也獲得更多人的幫助、迸出更多火花和機會。

很開心能做自己有興趣的案子 ٩(๑•̀ω•́๑)۶


第四章:鎖定生命的座標-以始為終、全心以赴

改寫人生的腳本

想要掌握自己的人生,首先要拋棄既有的成見和制約,然後建立自己的價值觀。當遇到挫折或衝突時,便重新省思自己新建立的價值觀來決定行動,這樣就能避免感情用事或受制於客觀環境。

那麼,怎樣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呢?要「認清目標」,也就是自身的原則。

認清目標

「認清目標」-以終點為目標,讓我們能朝著目標直線前進,否則就會走偏。

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期望達成的價值與意義,為了更瞭解自己想要的,可以來撰寫「個人使命於宣言」…

以原則為重心

人若以配偶、家庭、金錢、工作、名利、享樂、朋友、敵人、宗教或自我為生命的重心而活,或為這些的綜合體而活,人生的重心是在於善變的人事物等外界因素,不免搖擺不定、情緒起起伏伏。因此,以「原則」為重心才能使人生更平順、和諧。這樣「以原則為重心」的人生,不但能成為人生方向、安全感、智慧、力量的來源,也能不受世事改變或環境艱困而動搖。

這樣用原則來做決定的人,和以其他外界的因素來做決定有何不同呢?

「個人使命於宣言」即是我們人生的原則。

注意:群體的使命宣言必須全體一同制定,公開透明與反覆修正才能真正的實踐於生活中。


自身案例分享-人生到底想要什麼呢?

在閱讀到這一章的時候,我開始撰寫人生的使命宣言,並且和今年的年度計畫做比對。過去我在做每年年度計畫時,都會有一種空虛感…「完成這些事情,真的是我人生想要的嗎?」可是當我經由這份使命宣言而再度檢視與調整年度計畫時,就有了一種踏實感,的確就是現在的我所想要達到的目標了。


心靈演練

在平時即利用想像力模擬會遇到的問題與怎樣用原則來解決這些問題,而非等到事情發生才思考如何應用。

每天至少抓幾分鐘來做練習,雖然心靈演練很有用,但先前提到的品格的修養,才能帶來內心真正的平靜。


自身案例分享-熟能生巧

在面對要對很多人分享的時候,我都會在兩週前開始練習講稿,講到要能在內心默背出自己的稿子內容,並且能對可能會提出的問題做應答。這對我克服臨場的緊張情緒很有幫助,而且能讓我更專注在現場的互動和處理突發狀況上。

第五章:忙要忙得有意義-要事第一的個人管理

有什麼事情是常常做,能對人生產生重大影響,卻還沒有開始行動的?這個問題能幫我們將事情分級,是主動積極、已原則為重心來確立目標的展現。

辨別事情的輕重緩急,急所當急,充分授權,因此必須要能…

Eisenhower 矩陣

以原則為重心的人生,必須辨別事情的輕重緩急,來達成有效的自我管理-哪些是做了影響很大但卻沒做的?

如同[行為與架構 Clean Architecture 無瑕的程式碼:整潔的軟體設計與架構篇 閱讀筆記](/2020/01/27/behavior-and-structure/)一文提到的 Eisenhower 矩陣,列出重要性與緊急性。

Eisenhower 矩陣

將這四個面向做排列,優先順序如下…

  1. 重要且緊急:例如:危機、P0 or P1 的 bug、新聞截稿。忙於此類活動,會造成被問題淹沒、更多壓力、疲乏、忙於收拾殘局。人們通常為了逃避或休息,會去做 (4) 不緊急又不重要 的事情。
  2. 重要但不緊急:應該要花最多時間在這上面,例如:建立人際關係、撰寫人生的使命宣言、規劃長遠計畫、防患未然等。做這類的事情能大大改變人生,有遠見、平衡、自律、自制且少有危機。但因為雖然重要卻不緊急,因此常被忽略。
  3. 緊急但不重要:不要被瑣事牽著走,否則終將被淹沒。這類事情往往對別人很重要,但對自己不重要。例如:不速之客、會議、電話等。忙於此類活動,會造成缺乏目標的忙芒盲,短視近利、人際關係浮泛。
  4. 不緊急又不重要:往往是逃避 (1) 重要且緊急 或 (3) 緊急但不重要 的方法。例如:閱讀繁瑣的信件、回電話等。忙於此類活動,會造成無責任感、依賴他人。

個人管理的六個準則

以下列出這六個準則與對應的行動。


自身案例分享-察覺問題所在並且力求突破

坦白說我還滿喜歡做第四類工作的,因為沒壓力又很容易有成就感(一下子就完成摟看我是不是好棒棒)。但是這種第四類事情就是比較沒產值也沒建樹 XD 在閱讀這一章時我終於能發作內心的承認自己的逃避心態(天啊也太廢了需要靠書提醒)。大約在一個月前,我把每天做的事情都寫下來並在睡前一一回顧、調整與計畫隔天的行事曆,回首這個月真的做了很多更有意義的事情,更有突破-多做第二類的事情,收穫更多 👍


授權

自身案例分享-找對的人做對的事

如前面提到的,和主管提案過了之後,便開始與團隊實作…由於自己是規劃與實作的人,實在很難在預期的時間內完成,因此我把部份工作委託給其他夥伴,自己便繼續規劃後續的部份。當過了一段時間在與夥伴討論時,成果比我自己來做要好太多了。


公眾的成功-從獨立到互賴

第三篇:公眾的成功-從獨立到互賴-維繫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最重要的是誠信。


第六章:你不是一座孤島

個人的成功不代表真正的成功,圓滿的人生還需追求公眾的成功。必須培養…

第七章:大家都可以是贏家-雙贏思維的人際觀

他人之得,不必視為自己之失。

利人利己的五個要領

想要達成利人利己,必須從自身品格著手,建立互賴關係,而能獲得兩全其美的協議。協議有賴於合理的制度做配合,並搭配正確的流程來完成。

自身案例分享-表揚團體貢獻

我所在的部門每季都會針對當季表現傑出的同事選為本季最佳員工,今年開始規則改以「事」為主體而非「個人」,意即想表揚的是完成了某件很棒的事情與相關人員,而非表揚某人單獨的貢獻,這對團體合作來說無異是莫大的鼓勵。

第八章:做個「雙向傳播」的聆聽者-知彼解己的溝通原則

溝通不良的四大弊病

有效的溝通

有效的溝通包含聆聽、回饋與表達三件事,也就是

依此來達到雙贏的結果。


自身案例分享-自以為是的善意

我身邊有個對婚姻與家庭關係頗為煩惱的同事,在他訴說自己的問題後,我跟他分享了很多自己對於這些事情的體悟和解法,後續過了幾週還持續追蹤他的進度,造成他很大的壓力…經過幾番溝通,我才知道其實他需要的只是傾聽、被同理而已,至於解法他已經想到了…這根本就是非常糟糕的溝通過程,完全中了「溝通不良的四大弊病」的每一項 XD 因此,後來我便先真誠的關心、多聽少說,若他需要再給予建議,我們的關係變好很多,不再那麼緊繃。

第九章:統合綜效、威力無比-統合綜效的合作原則

統合綜效的精髓在於尊重差異、截長補短,意即

例如:即使在最不利的環境下,仍可進行自我內心的整合,不需要在意他人的詆毀;化解內心的負面意識,發覺他人優點以補足自己不足之處;在僵持的局面下,尋求第三種可行解法。


自身案例分享-統合綜效

在前面提到我獨自計畫與實踐一個案子,這當中需要跟很多不同角色的人溝通,我必須要考慮每個角色的需求和我能提供什麼解法,這當中需要自我的修煉、同理溝通與把握雙贏的計畫、持續讓自己抓到重點而去做最核心的事情並且不被瑣事淹沒,也要讓自己持續快速成長來應付更多的考驗和思考得更大更多更遠。


全面關照生命

第四篇:全面關照生命


第十章:最佳的「自我投資策略」-不斷更新的成長策略

從四個方面歷練自己:

在日積月累中不斷成長,也能協助他人成長。

備註:作者建議每天至少花一小時鍛鍊自己。


自身案例分享-我的自我投資策略

目前我會利用運動、飲食、禪行、持續寫部落格、閱讀和工作上的實踐來同時投資和歷練自己。


老高的介紹

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 - 這是一支需要反覆觀看的影片。


生活 職涯 軟技能 閱讀筆記